识别植物的软件:怎样选择准确性高的植物识别应用?

识别植物的软件:怎样选择准确性高的植物识别应用?

春暖花开之际,许多人在户外踏青赏花,不免会对身边的植物产生好奇:这些植物的名字是何?它们有何用途?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市场上涌现了多款可实现拍照识别的植物识别软件,极大地方便了爱慕者和科研职业者。然而,在众多的植物识别软件中,怎样选出一款准确性更高、参考价格更大的应用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对国内八款常用植物识别软件进行了准确率测试。这项测试涵盖不同气候区的植物,确保了识别能力的全面性。为了进行对比,研究团队选择了四个不同的植被区域:温带区、亚热带区、热带区和干旱半干旱区。每个区域均使用100张图片作为基本数据集,从而比较各软件的识别效果。

在测试经过中,各软件的识别能力被严格监控,确保测试环境的一致性。记录的结局包括识别出的中文名、拉丁名、科名和属名,最终根据种、属、科三个方面的准确识别情况为软件评分。最终,识别准确率得分从高到低排序为:花帮主、百度识图、花伴侣、形色、花卉识别、植物识别、发现识花、微软识花。

植物识别软件的分类与特点

在研究测试中,参与识别的图片共计122科164属340种,其中大部分为野生植物。测试的对象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一些民族重点保护的植物。结局显示,花伴侣、形色、花帮主和百度识图的识别精准度明显优于其他四款软件。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识别软件在功能上各有侧重。很多应用提供多样的模块功能,用户可以通过获取植物的叶、花、种子等特征,进一步得到植物的中文学名、拉丁名、俗名、用途以及相关的文化故事和栽培技巧。这些功能不仅便于普通民众了解植物,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智慧库。

植物识别软件的未来与提高

随着深度进修算法的提高,植物识别软件的图像分类精度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在一些特定的数据集上,部分软件甚至能够超越人眼的识别能力。但需要强调的是,植物识别仍然是分类学的入门,软件无法完全取代专业的植物学者,尤其是在对不常见植物的鉴定方面,依然需要专家的介入。

除了这些之后,各个植物识别软件都在不断更新与提高,不同情况下每个App的准确率也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建议用户在使用植物识别软件时可以采取交叉使用的技巧,以提高识别的可信度。

为了帮助更多用户进行重复测试,研究团队已将经过鉴定的400张植物图片上传至NSII服务器,方便大家了解和使用这些数据。

小编归纳一下

小编认为啊,植物识别软件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植物识别的效率,还丰盛了大众对植物的认知与了解。选择一款准确性高的植物识别应用,不仅能满足个人的好奇心,还能为研究、科普职业提供有力支持。在未来的应用中,期待这些软件能继续提高,为我们揭示更多植物的秘密。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