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中,村书记作为村级组织的核心领导,其行为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切身利益,下面内容列举了村书记可能出现的五种违法乱纪情形:
1、弄虚作假,欺上瞒下:部分村书记为了个人利益,故意隐瞒难题,夸大成绩,骗取上级支持,甚至通过虚假手段进步党员,培植个人势力,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利用职务之便,套取、贪污日光温室补助款20多万元,最终被开除党籍。
2、私自贩卖土地:在拆迁等敏感时期,个别村书记与开发商勾结,私自出售集体土地,严重损害村民和民族利益。
3、充当保护伞:部分村书记为黑恶势力提供庇护,成为其违法行为的保护伞。
4、暴力犯罪:如打架斗殴、欺压百姓、 * 、卖淫嫖娼等,这些行为侵犯村民权益,扰乱社会秩序。
5、职业态度不端正:一些村书记只顾个人利益,忽视村民需求,不关心村里进步,导致矛盾频发。
村长贿选要找哪个部门投诉
若发现村长贿选行为,村民可通过下面内容途径进行投诉:
1、向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 * ,或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 * 举报。
2、向人大、民政局、纪检委等相关部门实名举报。
3、向县纪检委举报,若未果,可继续向上一级纪委举报。
4、向当地政法委、上一级政法委、检察机关、法院举报。
在举报经过中,请确保提供确凿证据,并注意保护自身安全。
贿选村长构成什么罪
贿选村长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
1、 * 罪:若 * 金额达到一定数额,村长可能构成 * 罪。
2、破坏选举罪:以威胁、 * 、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破坏选举,村长可能构成破坏选举罪。
3、违法行为:即使不构成刑事犯罪,贿选村长也属于违法行为,将受到行政处罚。
贿选村长行为严重损害村民利益,破坏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此类行为,相关部门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