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的使用计算公式 电能质量的使用? 电能质量的三个方面

电能质量的使用计算公式 电能质量的使用? 电能质量的三个方面

一、电能质量的使用?

电能质量分析仪配有一条四芯的电压测试线、三只电流测试钳(根据需要可配备到六只).电压测试线用来接入被测电压信号,在现场用电流钳进行测试,每只电流钳分别对应一个钳表接口,不能互换,否则会影响测试精度,每只钳表中间有一个圆标贴,显示出钳表的相别和极性(标N的一端为电流的流出端,在使用接线要注意极性,接反会影响测试结局

二、中国电能质量现状

中国电能质量现状

引言

电能质量是指电力体系对于稳定、纯净和可靠电能的供应能力,它直接关系到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电能的利用效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进步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能质量难题逐渐凸显。这篇文章小编将详细探讨中国电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影响。

一、电能质量定义及指标

电能质量包括频率、电压、电流、谐波、电力因数、电压暂降、电压暂升、电压闪变等诸多指标。其中,频率是指电力体系的频率偏移程度;电压是指供电设备的电压稳定性和波形畸变程度;电流是指电流稳定性和波形畸变程度;谐波是指电压和电流中非基波成分的含量;电力因数是指负载对体系功率因数的影响;电压暂降、电压暂升和电压闪变则是指电网电压瞬间变化引起的现象。

电能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是IEC 61000系列标准。我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电能质量标准,包括GB/T 12325-2013《用电现场电能质量特性限值》、GB/T 18488.1-2015《用电设备电能质量》等。

二、中国电能质量现状

电能质量难题一个全球性的难题,而我国小编认为一个进步中大国,更是面临着严峻的情况。下面内容是关于中国电能质量现状的一些主要难题:

1. 电压波动

我国供电体系中存在大量老旧设备和弱环节,电压波动是常见的难题其中一个。电压波动会导致设备故障、电子设备损坏,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使用电力设备。电压波动的主要缘故是电源变压器负载变化、大型电动机和超大型电弧炉的突然切除等。

2. 电压暂降和电压暂升

电网中存在各种各样的负荷,包括电动机、电弧炉、变压器等,这些负荷突然切除或突然接入时都会引起电压暂降或电压暂升。电压暂降和电压暂升会给电力设备带来冲击,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过载。

3. 谐波污染

谐波是非基波成分,特点是波形不制度,并且频率是基波频率的整数倍。我国供电体系中普遍存在的谐波源有电弧炉、变频器、UPS等。谐波会引起电压和电流波形失真,进而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4. 电力因数低

电力因数低是指电力设备对电网的无效功率需求高,影响电网的功率使用效率。电力因数低主要是由于电力设备的非线性负载造成的,如电力电子设备、电弧炉等。

5. 电压闪变

由于电力体系中存在大量的非线性负载,如短时电弧炉、电动机启动等,当这些负载突然接入或突然切除时,会引起电压瞬间变化,即电压闪变。电压闪变会给设备带来冲击,甚至引起设备故障。

三、电能质量影响影响

电能质量难题涉及到众多的影响,下面内容列举了一些主要影响影响:

  • 电力设备情形:电力设备的老化、损坏等情形会直接影响电能质量。
  • 电力设备的接地:电力设备的接地良好与否会对电能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 电力体系设计和运行:电力体系的合理设计与运行决定了电能质量的好坏。
  • 负载类型:不同类型的负载对电能质量的影响不同,如电动机、电子设备、电弧炉等。
  • 电力设备的维护:定期进行电力设备的维护保养,能够有效预防电能质量难题。

重点拎出来说

中国电能质量现状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包括电压波动、电压暂降、电压暂升、谐波污染、电力因数低和电压闪变等。这些难题不仅影响到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还可能造成设备损坏甚至设备事故。要改善电能质量,需要电力设备的情形、接地情况、体系设计与运行、负载类型和设备维护等影响。只有通过全面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电能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三、电能质量控制的进步状况

电能质量控制的进步状况

电能质量是指电力体系中电能的波动、谐波、电压暂降、电压闪烁、电能削减等难题。不良的电能质量不仅会影响电力体系的正常运行,还会对用户设备造成损坏和影响电能的使用效果。因此,电能质量控制一直是电力体系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电能质量控制的意义

随着电力体系的不断进步和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进步,电能质量控制的意义也日益凸显。良好的电能质量可以保证电力体系的安全稳定运行,进步用户电能供应的可靠性。顺带提一嘴,电能质量的进步还可以降低电力体系的运行成本,进步供电效率。因此,电能质量控制不仅关系到用户的正常用电需求,也关系到整个电力体系的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

电能质量控制的进步历程

电能质量控制的进步可以分为下面内容多少阶段:

  1. 初级阶段:在电力体系刚刚建立的初级阶段,电能质量控制并不被重视。主要集中在电力体系的供电稳定性和可靠性上。
  2. 中级阶段:随着电力体系的进步,对电能质量的要求逐渐进步。电能质量控制开始引起重视,相关技术和标准也得到了初步制定和应用。
  3. 高质量阶段:当前,随着电力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进步,电能质量控制已成为电力体系领域的研究热点。各种电能质量难题的治理技术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相关民族标准也得到了制定和推广。

电能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

电能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下面内容多少方面:

  • 电能质量监测:通过对电力体系中的电能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电能质量的动态变化,并为后续的电能质量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 电能质量治理:针对电力体系中存在的电能质量难题,采用相应的治理技术和装置进行处理,以改善电能质量,保证电力体系的正常运行。
  • 电能质量评估:对电力体系的电能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测,了解电能质量的综合水平,为后续的电能质量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 电能质量改进:通过对电力体系中存在的电能质量难题进行逐步改进,进步电能质量的水平,以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

电能质量控制的挑战与未来进步

电能质量控制在面临着一些挑战的同时,也有着广阔的进步空间。

开门见山说,随着电力体系中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能质量难题也愈加复杂多样。电能质量的控制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负载特性和体系结构,对电能质量监测、治理和评估的技术要求也更高。

接下来要讲,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进步,电力体系中的分布式发电和电能存储等新技术应用不断增加,电能质量控制需要满足不同类型电源接入和输出的要求,如交流/直流混合电网的电能质量控制等。

未来,随着电力体系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的进步,电能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也会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提升。例如,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电能质量的自动监测和控制,进步电能质量控制的精度和效率。

聊了这么多,电能质量控制的进步状况在不断演进中,已经从初级阶段进入到高质量阶段。随着电力体系的不断进步和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进步,电能质量控制在确保电力体系安全稳定运行、进步用户供电可靠性和降低运行成本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增加,电能质量控制将迎来更广阔的进步空间。

四、怎样解决电能质量难题?

要想解决电能质量难题,开门见山说,我们要知道电能质量难题是什么,有哪些具体的衡量质量,接着,才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是绿波杰能20多年从事电能质量难题研究所得出的重点拎出来说其中一个。

一、电能质量难题

电能质量难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下面内容4个方面:

1、电压波动(fluctuation)和闪变(flicker)

2、谐波(harmonics)

3、电压三相不平衡(unbalance)

4、电压降低(dip)和供电中断(outage)

主要的电能质量难题及其成因分析

二、衡量电能质量好坏的指标

根据绿波杰能20多年从事电能质量研究的经验,衡量电能质量好坏的指标,大体可以分为下面内容多少:

1、电网频率

我国电力体系的标称频率为50Hz,GB/T15945-2008《电能质量电力体系频率偏差’里面规定:电力体系正常运行条件下频率偏差限值为±0.2Hz,当体系容量较小时,偏差限值可放宽到±0.5Hz,标准中没有说明体系容量大致的界限。小编认为‘全国供用电制度’里面规定&34;供电局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及以上者为±0.2HZ;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下面内容者,为±0.5HZ。实际运行中,从全国各大电力体系运行看都保持在不大于±0.1HZ范围内。

2、电压偏差

GB/T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里面规定: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完全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20kV及下面内容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土7%;220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3、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5543-2008《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里面规定:电力体系公共连接点电压不平衡度限值为:电网正常运行时,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2%,短时不得超过4%;低压体系零序电压限值暂不做规定,但各相电压必须满足GB/T12325的要求。接于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引起该点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一般为1.3%,短时不超过2.6%。

4、公用电网谐波

GB/T1454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里面规定:6~220kV各级公用电网电压(相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是0.38kV为5.0%,6~10kV为4.0%,35~66kV为3.0%,110kV为2.0%;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应保证各级电网谐波电压在限值范围内,因此国标规定各级电网谐波源产生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是:0.38kV为2.6%,6~10kV为2.2%,35~66kV为1.9%,110kV为1.5%。对220kV电网及其供电的电力用户参照本标准110kV执行。

5、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24337-2009《电能质量公用电网间谐波’里面规定:间谐波电压含有率是1000V及下面内容<100Hz为0.2%,100~800Hz为0.5%,1000V以上<100Hz为0.16%,100~800Hz为0.4%,800Hz以上处于研究中。单一用户间谐波含有率是1000V及下面内容<100Hz为0.16%,100~800Hz为0.4%,1000V以上<100Hz为0.13%,100~800Hz为0.32%。

6、波动和闪变

GB/T12326-2008《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规定:电力体系公共连接点,在体系运行的较小方式下,以一周(168h)为测量周期,所有长时刻闪变值Plt满足:≤110kV,Plt=1;>110kV,Plt=0.8。以及单个用户的相关规定。

7、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

GB/T30137-2013《电能质量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定义:电压暂降是指电力体系中某点工频电压方均根值突然降低至0.1p.u.~0.9p.u.,并在短暂持续10ms~1min后恢复正常的现象;短时中断是指电力体系中某点工频电压方均根值突然降低至0.1p.u.下面内容,并在短暂持续10ms~1min后恢复正常的现象。

三、电能质量的改善措施

改善电能质量的装置和措施很多,以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为核心单元的新型装置可以用来有效地抑制或抵消电力体系中出现的各种短时、瞬时扰动,而常规措施则很好地适用于稳态电压调整。电能质量控制装置按功能可分为下面内容三大类:无功补偿装置、滤波器和着重于解决暂态电能质量难题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MLAD-APF系列有源电力谐波滤波器APF)。要想使电能质量控制装置充分发挥其设计功能,采用准确、高效的分析与控制技巧是至关重要的。开头来说要获得及时、准确的有关“源”信息,如三相电压、三相电流、中线电流及中线对地电压等,接着对这些源信息进行实时、快速的分析,得到所需的控制信息,控制装置根据这些控制信息,采用适当的控制技巧产生相应的动作,最终才能得到理想的补偿效果。

1、扰动信号的提取

对于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三相不平衡这些变化相对较缓慢、持续时刻较长的电能质量难题,对称分量法、谐波分析法是最常用的时域分析技巧。它们的特点是数学表达式简单,物理概念明确。但时域分析技巧计算量大、耗时长,不能实现实时、在线控制,因此必须采用变换的技巧,快速、准确地得到所需的控制信号。傅里叶变换作为最经典的信号处理手段在电能质量检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目前,各种算法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已经成为频谱分析和谐波分析的基础。

对于电压下跌、电压上升、瞬时脉冲以及电压瞬时中断等这类电能质量扰动,由于它持续时刻短,发生时刻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傅里叶变换已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采用新的信号分析技巧,如加窗傅里叶变换、短时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等。另外,将传统的分析技巧与新兴的智能技巧相结合也是分析电能质量难题的一个动向。

MLAD-APF系列有源电力谐波滤波器APF

谐波电流的检测与分析是电能质量分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现有的谐波电流检测技巧有基于Fryze功率定义的检测技巧、模拟带通滤波器检测技巧、基于频域分析的FFT检测技巧、同步测定法、自适应检测法、基于瞬时无功功率学说的畸变电流瞬时检测法等,除了这些之后还有基于小波变换的时变谐波检测法、基于鉴相原理的谐波电流检测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谐波检测法等。其中,根据1984年由H.Akagi等人提出的瞬时无功功率学说的谐波电流检测法实时性强,在有源滤波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这一技巧忽略了零序分量的影响,在电压有畸变的情况下求出的谐波电流与实际值是有差别的,采用基于广义瞬时无功功率学说的dq0变换则能更精确地实时检测出谐波电流。

2、控制策略

一旦检测、分析出存在的有关电能质量难题的信息,就必须采用有效的控制技巧消除或抑制这些信息。采用何种控制技巧与电能质量难题类型以及控制装置密切相关。

传统的一些用于稳态电压调整的装置,如并联电容器、并联电抗器、变压器分接头等都是机械式的,它们对电能质量难题反应速度慢、控制不精确、调节能力有限,过去一般采用手动控制的技巧,现在有一部分装置采用了自动投切的技巧,其控制策略既有非常简单的开环控制,也有采用模糊控制、智能控制等现代控制策略的。

基于电力电子技术、通过变流器与电力体系相连接的电能质量控制装置,例如SVG(静止无功发生器)、APF(有源电力滤波器)、DVR(动态电压恢复器)、DSTATCOM(即并联型DVR)、UPQC等的控制技巧更多。对变流器PWM控制技术是目前最常用的控制技巧,通过调节导通角?和调制脉宽Η可以四象限控制能量存储装置与电网间的有功或?和无功交换,而且可以有效地抑制交流侧的谐波。根据提取出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来确定最终变流器的触发信号,目前研究及应用比较广泛的控制技巧有下面内容几种:

1)PID控制

这是电力体系中最常用的技巧,其学说完善、鲁棒性强、稳定性好、稳态精度高,易于在工程中实现。经典PID控制采用比例、积分、微分等典型的控制模块,加上几种校正网络,能改善体系动态、稳态性能。但PID控制也存在响应有超调、对体系参数摄动和抗负载扰动能力差等缺点,因此出现了变参数PID控制、将PID与变结构控制相结合等控制技巧。

2)滞环比较控制

目前在跟踪谐波电流方面应用最广泛的控制技巧是滞环比较控制。滞环比较控制的原理是将被控制量与它的给定值在给定范围内进行比较以确定电能变换器开关元件的开关时序。滞环比较控制具有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容易实现和不需要了解负载特性等优点;主要缺点是开关频率不固定,用于三相三线体系时有严重的相间干扰,在负载换路时被控制量往往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等。与矢量控制等技巧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

3)空间矢量控制

空间矢量控制的原理是将测量得到的基于三相静止坐标系的交流量(abc)经过Park变换得到基于两相旋转坐标系的直流量(dq),实现解耦控制,具有良好的稳态性能与暂态性能。常规的矢量控制技巧需要进行复杂的正弦、反正切函数运算,一般采用DSP进行处理;为了缩短实时运算时刻和降低对硬件的要求,可以采用一些简化算法。

4)无差拍控制

K.P.Gokhale等人在1987年开头来说提出逆变器无差拍控制技巧,它的主要想法是根据体系的情形方程和当前的情形信息推算出下一周期的开关控制量,最终达到使输出量跟踪输入量的目的。采用无差拍控制可以消除稳态误差,并在最短的时刻内结束过渡经过;但它也存在鲁棒性较差、瞬态响应超调量大、计算实时性强因而对硬件要求很高等缺点。采用带扰动情形观测器的无差拍控制或最优预见控制技术都可以大大改善无差拍控制的性能。

5)反馈线性化

直接反馈线性化(DFL——directfeedbacklinearization)技巧即通过对体系非线性影响的精确补偿,将原体系转换为线性体系,即可用线性控制学说加以控制。

6)非线性鲁棒控制

考虑SMES(超导储能装置)实际运行时会受到各种不确定性的影响,因此可通过对SMES的确定性模型引入干扰,得到非线性二阶鲁棒模型。对此非线性模型,既可应用反馈线性化技巧使之全局线性化,再利用所有线性体系的控制规律进行控制;也可直接采用鲁棒控制学说设计控制器。以某种性能指标的优化为设计依据的鲁棒控制学说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加拿大学者G.Zames于1981年开创的H∞控制学说。该学说目前已经进步得比较成熟,成为分析和设计不确定体系的有力工具。

7)自适应控制

实际的SMES体系在运行经过中必然会受到负载扰动及其他环境影响变化的影响。采用常规的控制器,以一组不变的控制器参数去适应各种变化显然难以取得满意的结局。自适应控制技巧可以在线辨识体系模型,接着根据体系模型和控制指标及时整定控制器参数,实现高精度控制。

8)模糊逻辑控制

用经典控制学说的“频域法”和现代控制学说的“时域法”设计控制器时,必须知道被控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建模精度的要求,但需要使用大量的先验数据,而且要对模型进行在线辨识,算法复杂、计算量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模糊控制作为一种智能控制技巧,不需要对体系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体系特征的模糊描述,可以大大降低获取体系动态和静态特征量付出的代价。模糊控制有较强的鲁棒性,对外来干扰、经过参数变化和非线性影响均不敏感。但模糊控制存在稳态误差,在职业点附近容易引起小范围振荡。可以将其他控制技巧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如变结构控制、人工神经网络等,从而改善模糊控制的性能。

9)人工神经网络(ANN)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自适应和自组织能力,可以根据输入、输出学会它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而不需要体系的数学模型;ANN的容错性和自适应性可以应付复杂体系在运行经过中的众多不确定影响,进步体系的抗干扰能力;ANN固有的并行结构和并行处理能力使它可以快速处理体系的大量数据。

说到底,无功电能的余、缺状况是影响供电电压偏差的重要影响。传统的电能质量测试手段存在着局限性。青岛绿波杰能自主产研的智能配电体系即电能质量监测改善体系,建立了遍及全网的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网,以及一套统一开放的监控和管理平台,动态监测电网电能质量水平,进而针对严重影响电网电能质量的干扰性负荷进行改造,有效地进步了电能质量管理水平。也是利用现代测量控制技术和数据处理与通讯技术,在经济合理的成本下实现对用户端包括电源进线到终端用电设备在内的全部配电用电体系设施的管理控制,大幅进步配电用电体系与设施的运行与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五、电能质量难题怎样解决?

电源谐波该怎么去改善呢?无论兄弟们有认真想过这个难题吗?如果无论兄弟们没有想过的话,下面,就跟着一帆去梳理一下改善电源谐波的思路吧;如果无论兄弟们已经考虑过这个难题的话,那么,无论兄弟们就可以留言跟一帆一起探讨一下,让我们一起努力,让电能质量变得越来越好。一帆职业了20余年,一直都是在电能质量打交道,由于绿波杰能就是一直专注于电能质量的,尤其是在整流/逆变类设备的谐波治理与无功方面,更是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下面,咱们就一起进入正题,探讨一下怎样改善电源谐波难题吧。

一、电源谐波的来源

发电机发出来的电,本身并没有太多谐波的,那么,电源中的谐波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不是我们该探讨的第一个难题。

其实,电源中谐波的主要来源,主要还是输变电设备以及用电设备,尤其是用电设备,像现在我们经常使用的变频器、伺服、电焊机、UPS/EPS、中频炉、单晶炉、多晶炉、电解/电镀设备等等,以上是工业上常见的谐波源,商业及民用常见的有LED灯、变频家电、电视机、电脑等等。无论兄弟们可以试想一下,现在的这些产生谐波的用电设备,无论是工业上的,还是商业或者是民用的,现在的数量比10年前增加了有几许呢?现在,无论兄弟们知道为啥一帆说是电源谐波的主要来源还是用电设备了吧。

变频器电源侧的电流波形实测图

二、电源谐波的类型

电源谐波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根据电源谐波的频段,可以分为高次谐波和高频谐波等等;根据传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传导谐波、辐射谐波等等;根据谐波的形态,又可以分为共模谐波和差模谐波等等;根据谐波的频率,又可以分为奇数次谐波、偶数次谐波及分数次谐波(间歇波)等等。

搞清楚电源谐波的类型,对于我们改善电源谐波有莫大的帮助,比方说,要想抑制电源中的5次,7次等高频奇数次谐波,我们可以用MLAD-VR-SR系列变频器专用输入电抗器,也可以用LCL谐波滤波器,更高要求的情况下,还可以用有源谐波滤波器。

三、电源谐波的频率

电源谐波的频率,这个可以通过故障现象去进行预判,如果没有这个能力的话,那么,就只能是借助器械了,可以借助的器械有电能质量分析仪、示波器、网络质量分析仪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测量谐波频率的,尤其是网络质量分析仪,其谐波检测能力更为强大。但网络质量分析仪的价格较贵,像某知名品牌的网络质量分析仪,其入门级别的,起步价基本上都要20+,这也是为什么一般单位很难见到网络质量分析仪的根本缘故。

四、电源谐波改善的基本思路

改善电源谐波的基本思路有两种,一种是找出污染电源的谐波源,另一种就是将电源中的谐波进行过滤,以保证用电设备所使用的电源是它能够接受的电能质量。这两种解决电源谐波的基本思路,并没有固定的套路,一般来讲,需要平衡哪个成本较低,哪个更容易实现等要素,综合考量后再进行确认。

五、电源谐波的抑制措施

抑制电源谐波的常用措施有两种:一种是滤波,一种是隔离。

滤波这种方式,就是对电源进行过滤,或者是抑制污染电源的谐波源产生的谐波,让它不能进入电网,其实,也是一种隔离措施。

可供选择的电源谐波抑制器件有变频器输入滤波器、变频器输入电抗器、LCL谐波滤波器、变频器直流电抗器、伺服输入滤波器、伺服输入电抗器、伺服平波电抗器、有源谐波滤波器等等。

加装MLAD-GFC系列LCL谐波滤波器后的电流波形图

六、什么叫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主要指的是交流电的电压质量,交流电的频率等。电网频率

我国电力体系的标称频率为50Hz ,GB/T15945-2008《电能质量 电力体系频率偏差’里面规定:电力体系正常运行条件下频率偏差限值为±0.2Hz,当体系容量较小时,偏差限值可放宽到±0.5Hz,标准中没有说明体系容量大致的界限。小编认为‘全国供用电制度’里面规定”供电局供电频率的允许偏差: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及以上者为±0.2HZ;电网容量在300万千瓦下面内容者,为±0.5HZ。实际运行中,从全国各大电力体系运行看都保持在不大于±0.1HZ范围内。

电压偏差

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里面规定: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的完全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20kV及下面内容三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土7%;220V单相供电电压偏差为标称电压的+7%,-10%。

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15543-2008《电能质量 三相电压不平衡’里面规定:电力体系公共连接点电压不平衡度限值为:电网正常运行时,负序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2%,短时不得超过4%;低压体系零序电压限值暂不做规定,但各相电压必须满足GB/T 12325的要求。接于公共连接点的每个用户引起该点负序电压不平衡度允许值一般为1.3%,短时不超过2.6%。

公用电网谐波

GB/T14549–93《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谐波’里面规定:6~220kV各级公用电网电压(相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是0.38kV为5.0%,6~10kV为4.0%,35~66kV为3.0%,110kV为2.0%;用户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允许值应保证各级电网谐波电压在限值范围内,因此国标规定各级电网谐波源产生的电压总谐波畸变率是:0.38kV为2.6% , 6~10kV为2.2%,35~66kV为1.9%,110kV为1.5%。对220kV电网及其供电的电力用户参照本标准110kV执行。

公用电网间谐波

GB/T 24337-2009《电能质量 公用电网间谐波’里面规定:间谐波电压含有率是1000V及下面内容<100Hz为0.2%,100~800Hz为0.5%,1000V以上<100Hz为0.16%,100~800Hz为0.4%,800Hz以上处于研究中。单一用户间谐波含有率是1000V及下面内容<100Hz为0.16%,100~800Hz为0.4%,1000V以上<100Hz为0.13%,100~800Hz为0.32%。

波动和闪变

GB/T 12326-2008《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规定:电力体系公共连接点,在体系运行的较小方式下,以一周(168h)为测量周期,所有长时刻闪变值Plt满足:≤110kV,Plt=1;>110kV,Plt=0.8。以及单个用户的相关规定。

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

GB/T 20137-2013《电能质量 电压暂降与短时中断》定义:电压暂降是指电力体系中某点工频电压方均根值突然降低至0.1p.u.~0.9p.u.,并在短暂持续10ms~1min后恢复正常的现象;短时中断是指电力体系中某点工频电压方均根值突然降低至0.1p.u.下面内容,并在短暂持续10ms~1min后恢复正常的现象。

对于我们广大的居民用户来说电能质量主要指的是电压,目前民族电网正在开展治理低电压专项活动,希望可以帮到无论兄弟们。

七、电能质量包括什么?

电能质量包含了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其中体现电能的方式是电流做的功,因此电能又可以说是电功,电功等于电功率?时刻,电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因此电能包含了电流电压电阻,也只有通过电流做功才能产生电功,电功产生了各个形式的能量。

八、什么是电能质量?

电能质量,指电力体系的电能质量,从严格意思上讲,衡量电能质量的主要指标有电压、频率和波形。从普遍意义上讲是指优质供电,包括电压质量、电流质量、供电质量和用电质量。

九、电能质量测试原理?

用于测量功率的三相电源被称为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是通过树形结构连接两个单相电表而构成的。

机械地增加两个元件的扭矩,轴的总旋转与三相能耗成正比。

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在公共轴上装有两个圆盘,光盘具有制动磁铁,铜环,遮光板和补偿器,可获取正确的读数,这两个元素用于测量三相功率。

对于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两个元件的驱动转矩相等,这可以通过调节扭矩来完成,通过将串联元件的电流线圈与其电位线圈并联连接,可调节扭矩。满载电流流经线圈,该线圈在线圈中定义了两个相对的对。

两对的强度相等,因此它们不允许光盘旋转,如果扭矩变得不均匀并且光盘旋转,则将调整磁分流器,在测试仪表之前已获得平衡扭矩,补偿器和制动磁铁的位置分别针对每个元件进行调整,以获得平衡扭矩。

十、风电的电能质量特点?

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在陆地上或海上都能建设;装机规模灵活,运行和维护成本低。风力发电是指把风的动能转为电能。风能是一种清洁无公害的的可再生能源能源,利用风力发电非常环保,且风能蕴量巨大,因此日益受到全球各国的重视。

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风车技术,大约是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微风的程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正在全球上形成一股热潮,由于风力发电不需要使用燃料,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

风力发电机因风量不稳定,故其输出的是13~25V变化的交流电,须经充电器整流,再对蓄电瓶充电,使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变成化学能。接着用有保护电路的逆变电源,把电瓶里的化学能转变成交流220V市电,才能保证稳定使用。

版权声明

为您推荐